2017年2月7日 星期二

再見了


本來正在努力完成Goose house USTREAM Live的文章,但看到學童自殺的新聞,還是要先留下片語。

明明新年與舊年,除了數字上、生肖上的分別以外,是一堆沒有深意的東西,人們卻喜愛用「新一年新景象」的盼望,製造新開始的假象。踏入2017,拉筆者回現實的有土耳其的夜店槍擊案;在雞年則有兩宗學童自殺的新聞。




每次學童自殺事件出現,皆會在網上掀起一番激辯。

留言裡有理性的,有感性的,有以感性掩蓋理性的,有以理性解讀感性的,有以偏蓋全的,也有將意見推至極端的。

網民A說都是吳克儉的錯。
網民B說是整個政府都有錯。
網民C說不要只怪吳克儉,難道父母親友師生沒有責任嗎。
網民D反諷說甚麼都是吳克儉的問題。
網民E說將學生自殺的數算上吳克儉頭上可以解決甚麼問題呢。
網民F說大家都只會推卸責任。
網民G問為甚麼現在的學生如此脆弱。
網民H勸大家要多關心身邊的人。

或者大家都說得對。
或者不懂搞教育,只顧賞楓,叫人做好生涯規劃的離地局長是問題之一。
或者政府施政倒行逆施是其中一條壓在學童身上的稻草。
或者父母師長親友沒有給予足夠的關心。
或者大家都有責任促成學童的死。

又或者學童的死,跟上述都沒有關係。

其實我們都不懂。留言者所說的,無論有理沒理的,都是把自我感受、對生命意義的詮釋,對社會問題的意見,投射在死者身上。

因為你我跟死者素未謀面,連其名字容貌都不清楚,根本就不會知道,死者為何要死。

學童自殺,不過是網民其中一件網絡食糧,一碟既辛辣又苦澀,卻讓人吃得津津有味的花生。

我們消費著他們的死亡。由素未謀面的人解讀自己的死亡,很可怕。

我們在網上的發言,不就如《寬鬆世代又怎樣?》第二集裡,那堆圍著跳軌青年母親的公司代表律師和保險從業員嗎?當死者母親仍未能接受兒子的死訊時,他們卻只顧完成自身的職責。死者對他們來說,不過只是工作一部份。

當我們把死者當成網絡消費品,死者的家長、親友、同學、師長,又會有何感受呢?

作為局外人的我們,就跟劇中的坂間一樣,靜靜為死者,流出真誠的淚就可以了。

不是說,我們就不能對死者的死發表意見,發表意見就等同消費。只是別讓心裡的憤怒、不忿、愧疚止於發表意見的一刻;把它們化為活下去、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的動力吧。

別把自己所理解的,當成死者辭世的唯一解讀。

別讓自己成為無心之徒。

延伸閱讀:Playlist's Best---《生きていたんだよな - あいみょん》

希望不是對逝者的錯誤解讀吧。

再見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